赵立民 发表于 2024-10-26 08:41

草庐布衣关于孩子的话题


                   草庐布衣关于孩子的话题

            如何引导孩子好好“走路”
   
现在孩子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、娇生惯养,因此有些孩子滋生了一些不良习惯。比如:走在放学路上无人监管时跑跳、打闹、奔跑,真是让人担心。如何让孩子改掉走路“不规矩”的毛病,是一件让家长很头疼的事。
俗话说:坐要有坐相,站要有站相。不良“行走习惯”不仅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,而且给孩子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。要使孩子“走的正,行的端”,不妨试一试“抓两头、带中间”的办法。一头是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,要提高警觉性,有责任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的不良“行走习惯”;另一头是学校作为教育学生的主体单位,要履行好教书育人职责,有义务及时了解学生的不良“行走习惯”并积极采取对策,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。“带中间”即家长和学校“齐抓共管”,由学校建立相关“规矩”,要求学生在放学途中要相互提醒和监督,提高学生的“自我管理”能力,家长和学校定期互通情况,对学生管理不留“死角”,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“行走习惯”。


         教育孩子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

培养一个既聪明又活泼健康的孩子,是天下做父母的共同心愿。孩子每天学习虽然紧张,但只要巧安排、孩子锻炼身体的时间还是有的。帮助年龄小的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,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。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、家长不要包办,给孩子自己动手活动的机会。对自觉性差的孩子家长要“传帮带”,与孩子一块锻炼同时起到了示范、监督、保证作用,培养孩子自觉锻炼的习惯。对高年级学习比较紧的孩子,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购置简单的家庭体育器材,要求孩子“见缝插针”锻炼身体,或者“因地制宜”为孩子创造锻炼身体的基本条件,要因人而异,身体锻炼要勤、锻炼时间要短,室内外锻炼兼顾,有规律长期坚持,既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,也会促进孩子的学习进步。
   
          孩子,别乱花钱!

孩子乱花钱是另一件让家长伤脑筋的事情。据媒体报道,个别孩子甚至把家长给的餐费也用来上网吧,这的确让人焦虑。笔者认为,要孩子少花钱、不乱花钱,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和孩子“过招”。
    首先,家长要纠正“孩子小、娇贵,决不能让孩子受难为”的娇纵心理,努力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和勤俭节约品德。其次,对孩子惯用“一哭、二闹、三不吃饭、四不做作业、五不上学”等索钱伎俩,家长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,在此关键时刻不可“心慈手软”,不管孩子千变万化家长要有一定之规。第三,决不能迁就放纵孩子“违规”花钱的第一次,因为有了第一次,孩子就会得寸进尺,往往变得很难控制。即使压岁钱等所谓孩子自己的“进项”,也要有家长代为保管严控支出。第四,家长与学校要及时沟通,打消孩子以学校收费名义从家长手里“骗钱”的侥幸心理。常言道俭以养德,杜绝孩子乱花钱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基础。
总之,要让孩子把钱花在明处,花在必需的地方,而且要有节制,教育孩子珍惜父母的钱来之不易,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。俗话说“三岁看小七岁看老”,不相信一个从小就不知道珍视父母养育之恩的孩子,长大之后能有什么出息和大作为。

         孩子在学校遇到批评或挫折,一定要换班和调老师吗?

老师和学校也经常遇到烦心的事情,孩子一旦在学校不顺心,当学生受到老师批评之时,很多家长往往单听孩子一面之词,容易冲动之下个别家长就会提出过分、甚至荒唐的要求:比如:轻者要求老师给孩子换班,重者要求给孩子调换老师。眼下的确有些家长特“护驹子”,不容自己的孩子在外头受顶点委屈,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越来越任性,造成孩子承受委屈和挫折的能力降低,有些孩子也就难免发生意外。
类似家长的要求是否合情、合理、合法、正当姑且不论,但是作为家长应该冷静下来真正替孩子想一想,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好处吗?!因为孩子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,况且也并不一定都是坦途,孩子终久会长大,长大以后终究会离开父母要走上社会,这期间他(她)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坎坷,遇到了挫折他也不可能都依靠父母或由着自己的性子来。笔者真诚的奉劝家长们,不要动辄就找领导要求这、那,首先要帮助孩子弄清楚老师批评的原因与对错,如果老师批评的对,就要引导教育孩子要正确对待,要求孩子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、今后改正就是,我想作为老师他(她)也不会计较。如果责任在老师,家长也要礼貌的向该老师或学校解释清楚、说明事情真相,消除师生之间的误会。笔者认为学生遇到事情最好就事论事,用不着兴师动众换班和调换老师。因为师生之间的批评与被批评以及摩擦是经常的事情,也是很正常的事情,同时更是善意的。如果要满足诸位家长的要求,学校岂不乱了套,那校长也就干到头了。请问诸位家长也曾经上过学吧,或许也有领导和同事,也有家庭。难道你就没有被老师批评过,或者被领导批评、误解过,或者与同事发生过不愉快,或者与爱人发生过争吵等等。对上述不顺心的事情你是如何应对和处理的呢?该不会是用“换班或者换老师”主观腻断的办法解决的吧。但愿诸位家长只是在气头上说说而已。
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教育孩子做诚实的人


诚实守信是做人的立身之本,我们必须重视孩子因撒谎而衍生的不良后果。教育孩子不撒谎做诚实的人,培养孩子以诚实为荣说谎为耻的思想意识是我们的共同责任。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做到以下几点:首先积极为孩子创造一个诚实向上的成长环境,常言道:近朱者赤、近墨者黑。根据孩子模仿力和可塑性强的特点,家长要有“言必信、行必果”的良好习惯,要老老实实做人,踏踏实实做事,积极为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榜样。其次,家长要学会对孩子进行察言观色,善于“揭穿”孩子的谎言,不能姑息迁就孩子的撒谎行为,力戒孩子第一次撒谎。因为孩子由第一次撒谎而得到了正常渠道无法得到的满足,一旦尝到了撒谎的甜头,他就会一发而不可收。第三,家长不要对孩子偏听偏信,打消孩子撒谎的侥幸心理,家长更不能因溺爱孩子甚至帮助孩子编造谎言。第四,发现孩子说谎后,家长不要护短,要冷静地进行调查研究,向孩子讲清楚撒谎的危害性。“狼来了的故事”告诫我们:欺骗别人,到头来只会害了自己。第五,家长和学校要对撒谎的不良行为进行“围追堵截”,家长和学校要及时沟通,加强对孩子的正面教育,多方面、全方位讲明撒谎的显性危害和不可估量的潜在危害。第六,家长和学校老师都要提高识别谎言的本领,及时辨别和识破学生的撒谎伎俩。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谎言无处藏身,告诫学生彻底远离谎言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草庐布衣2004年某月某日,修订 2024年10月26日星期六晨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草庐布衣关于孩子的话题